让书店成为精神地标
发布时间:2014-05-13      作者:司晋丽       来源:人民政协报

冯骥才:精神追求离不开读书

4月23日正值世界读书日。此前一天,李克强总理给北京三联韬奋书店的一封回信引起了社会关注。李克强在回信中说:“获知你们于近日创建24小时不打烊书店,为读者提供‘深夜书房’,这很有创意,是对‘全民阅读’的生动践行,喻示在快速变革的时代仍需一种内在的定力和沉静的品格。”他还表示,“希望你们把24小时不打烊书店打造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

“人的一生要完成修养与读书是分不开的,总理信中对读书的意义和价值以及读书对个人、对社会的好处都概括得很精辟。”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今正处变革时代,加之网络信息铺天盖地,各种诱惑和博弈充斥在周围环境里,小至每一个人,大至国家和社会都需要定力。“这种定力就来自于精神,是不断对生活的思考和真理的总结,而精神追求离不开读书。”

冯骥才说,书店是城市不可或缺的精神生活场所。“晚上是读书的好时间,看到一个书店就想走进去是自然而然的。一进书店人就变得沉静深邃,有求知和解惑的追求。对于过去读过的经典会捧起再读几句,翻开一本新书也是不自觉开始思想的过程,其实根本上都来自于精神追求。”

冯骥才回忆,在十几年前的北京或天津,有些书店常营业至很晚,地上、楼梯上坐着满满的年轻人,“这种情景会让我很感动。”一次他到巴黎,发现这座城市塞纳河两岸就耸立着不少书店,“这种人文环境很容易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在地铁里和电梯里的一点点时间里,我都看到有年轻人捧着书在读。”

日前公布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仅为57.8%。在网络化、数字化的今天,我国实体书店生存环境愈显艰难,看纸质书的人更少之又少。对此,冯骥才表示,从三联书店的经验来看,中国年轻人阅读的兴趣并不小,但社会活动多和诱惑多可能造成白天闲余时间少。“24小时书店有可能挖掘到更多读书人。这次三联书店开了个头,别的书店也没必要一哄而上,读书风气的形成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我还有一个提议,一些年轻人阅读量小,逛书店也不知该买什么书。如果书店能把最近上市的好书放在显眼的地方,读者就能够一目了然。”

当代年轻人最应该读什么书?冯骥才回忆起,还在上世纪80年代,他应邀到南开大学做讲座,对演讲中提到的一些知识,文学青年们很多都表示闻所未闻。“你们不读经典怎么能了解?”随后,应学生们要求,他列了张书单,上面全是国内外经典著作。“人类文化的高峰、历史的精华都在经典读物里,年轻人首先要把经典攥在手里,再通过反复阅读去咀嚼消化,这样才能真正拥有它。就像我们那代人读俄国文学作品一样,从来不会错过一部经典。”

(本文转载于民进中央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