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力营造“不惟学历凭能力”氛围,促进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8-03-02      作者:罗理广       来源:市委会

民进罗湖基委会副主委罗理广反映: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国家和全国各地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产教深度融合,调动企业办学主体积极性,完善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制度,在加快培育和造就适应产业转型升级要求的优秀高技能人才队伍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当今社会仍然是一个文凭社会,而且愈演愈烈,政府公务员招考普遍要求博士硕士,事业单位招职员强调高学历,不少大中型国企招录员工只考虑名牌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当今社会,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源的素质、创新能力以及技能熟练程度,学历尽管也重要,但它毕竟不等于能力。党和各级政府有必要带头营造不惟学历凭能力的氛围,引导社会转变观念,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主要建议如下:

党政部门招录人员应该强调德才兼备,强调人才的岗位适应性,不要过份强调学历,不要强调名校毕业,不要把高学历作为实际上的硬指标。除了一些侧重理论研究的岗位外,基层公务员岗位、农村乡镇政府职位应该允许高职院校毕业生、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的技术技能人才报考。考核方式也应该改革,应针对不同岗位采取不同的考核办法,并且应侧重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这样做,可以提高职业院校吸引力,也让更多有理想有抱负的农家子弟工人子弟有机会成为国家公职人员,避免阶层固化,有助于巩固工农联盟。

党政部门、国营企业事业单位提拔干部,应该重点考核政治意识、责任意识、群众意识是否强,工作能力是否突出,业绩是否显著,能否廉洁奉公,对党和国家是否忠诚。在拟任干部公示中,不要再详细介绍学历情况,因为群众对一些干部学历的取得乃至进修学习经历是颇有微词的。现在很多发达国家,政府选才用人大多已从“学历至上”进入到以创新和绩效为主导的“能力时代”,值得我们学习。

重视加大高技能人才的激励力度。要切实提升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该制定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对等的指导意见,作为党政部门、国营企事业单位确定员工工资的重要依据。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最大的体现就是,技术工人和公务员的收入差距很小,所以人们不觉得工作有贵贱之分。要明确在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劳动模范中,应有一定比例和数量的高技能人才代表。高技能人才可以免试申请入读高等院校的相应专业,以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